拿督公是东南亚民间信仰的神祇!
每次经过路上都会看见拿督公庙?

历史由来
- 马来人所信仰的拿督公其实没有固定形象,无论是幽静山谷、野外洞穴、奇形怪石等都可成为拿督公的安居处所,许多老虎猛兽都可能是拿督公的化身
- 在华人心目中的拿督公神像是一个身穿马来民族服饰,右手持短剑 (Keris)或手杖 (Tongkat),且左手拿着元宝的长者
- 【拿督】是古早马来王国对大臣、长老、酋长及贵族的称呼,而拿督逝世后,便成为拿督公
- 在我国文化与信仰冲击后,拿督公在华人文化圈中更成为了土地公的存在
象征
- 维护街头巷尾及家家户户的安宁与和谐
- 避免灾祸的到来
- 当地守护神
- 庇护信徒的安全
祭拜时候
- 大部分人们习惯于每周五祭拜拿督公,但每日早上和傍晚皆需上香
- 棉兰华人或印尼华人则是以每周四为例定上香日(若赶不上,可改隔日星期五再前去祭拜)
祭拜供品
- 咖喱鸡
- 黄姜饭
- 香烟或雪茄
- 水果
- 发糕
- kuih dodol
- 甘文烟
- 拿督金
- 蜡烛
- 神香
祭拜步骤
- 摆好供品
- 点上蜡烛和甘文烟
- 燃点香烟或雪茄并插入香炉
- 焚香祭拜(主要视当地拜拿督风俗而定)
- 默念祷告词
- 焚烧拿督衣和拿督金
祭拜禁忌
- 供品不可含有猪肉(若当天有吃猪肉,则不宜祭拜拿督公)
- 若所祭拜的拿督公是马来人,必须用马来语向拿督公祈求
- 进拿督神龛时需脱鞋
- 工人动工前需先向四面烧香膜拜,以示对拿督公的尊敬及请求施工准许
- 工人若需小解或吐痰需拱手向四方朝拜,口念(请拿督闪开),避免冒犯会随处栖息的拿督公